九一八事变后,一些爱国的东北军人和当地民众一起组成了东北抗日义勇军,他们抵抗日本侵略者。与此同时,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东北的山林间活跃。为了增强东北地区的抗日力量,更好地牵制日军,1936年2月,中国共产党将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组织统一起来,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。
艰苦的东北抗日联军
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,东北抗联已经发展成一支庞大的抗日队伍。这支队伍有11个军,人数大约在2.5万到3万人之间。七七事变之后,为了支援关内的战场,牵制住日本关东军的主力部队,东北抗联主动出击,打击日军在东北地区的军事设施,以及交通设施。
东北抗日联军的力量逐渐壮大,这让日军感到害怕。到了1937年底,日军集中了五万军队,在空军的支持下,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全面的打击。
在那险峻的山林中,冬天异常寒冷,冰雪覆盖天地,自然条件极其恶劣。加上日伪军残酷的“讨伐”和封锁,生活变得极为艰难。然而,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,克服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,长期进行抗日游击战,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重大打击,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。
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,东北抗联损失惨重。特别是在1937年全面侵华之后,日本为了掠夺东北的资源,大量增兵东北,并加大了对东北抗联的清剿力度。同时,日本还大量移民东北,并在农村推行“集团部落”政策,以此来切断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让抗联缺乏给养。到1940年年底,东北抗联只剩下1000多人,杨靖宇和赵尚志等抗联的高级将领也相继牺牲了。
出国旅行
1940年底,为了保护东北抗日武装的火种,避免全军被彻底消灭,东北抗联的残余部队开始向苏联境内转移。到了1942年8月,撤退到苏联的抗联部队被改编成了东北抗日教导旅。为了更好地隐蔽身份,后来又改称为苏联远东步兵第88旅。由于这个旅里有300多名苏联人,还有一部分朝鲜人,所以也被称作国际旅。
抗联教导旅的旅长是原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周保中,政委是原东北抗联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,后来李兆麟改任政治副旅长。副旅长兼参谋长由苏联教官什林斯基担任,副旅长兼后勤部部长是巴达林。旅里的营、连一级的副职大多由苏联人担任。为了扩充队伍,又招募了100多名苏联境内的华人加入,全旅大约有1000人。
这个旅有四个步兵营,一个通讯连,一个迫击炮连,还有一个教导连。在1944年,为了适应战争需要,又增加了一个自动步枪营,通讯连也扩大了规模,成为通讯营。每个营有两个连,每个连有三个排。苏联人对这支队伍的后勤保障做得很好,每个人每天能有一斤面包,还有一些蔬菜、食用油和肉。
这支队伍虽然人不多,但装备非常棒。每个营有6挺重机枪,每个连有9挺轻机枪,每个排有15支波波沙冲锋枪。这四个营后来的指挥官都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,特别是第一营的营长,更是后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。
在苏联休整期间,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军教官的带领下,全面学习了现代战争所需的军事技能。大家首先学会了从2000米高空跳伞的技术,同时还掌握了单兵战术、小组战术和战斗勤务等课程。此外,苏联教官还教授了他们如何识别和利用地形、军事战术、爆破技术、防化知识以及通讯技能。
在那个苏联经历艰难卫国战争的时期,东北抗日联军一边磨练战斗技巧,一边忙着开垦荒地种植作物,还参与了砍伐树木和建造房屋的工作,以此来减少苏联方面的物资供应压力。仅仅一年的时间,抗联战士们就开垦了上百亩的土地,种上了土豆、白菜和萝卜等蔬菜,养了十几头猪,还捕捞了上千斤的鱼,成功实现了副食品和蔬菜的自给自足。
在苏联训练的时候,教导旅的战士们一直记得,他们的目标是打回关内,收复东北。从进入东北的第一年开始,东北抗联教导旅就经常派出小队伍,去侦查日军的阵地布局、军事设施、兵力调动和交通情况,同时还联系留在东北的抗日队伍,一起打游击战,劝说伪军归顺,暗杀汉奸头目。特别是在1945年之后,抗联派出的小队伍侦查的次数越来越多,虽然得到了不少重要情报,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,损失惨重。
1945年5月,德国宣布投降后,苏联军队开始准备对日本发起进攻。在苏联境内,有一支特殊的部队——周保中的抗联教导旅。这支队伍对东北地区的地形非常熟悉,而且对日本关东军的情况也很了解。因此,在正式开战之前,他们需要摸清日本关东军的具体部署,还要为苏联军队当向导,确保作战顺利进行。
1945年7月,教导旅派出340名官兵前往苏军的第一、第二和贝加尔湖方面军,他们作为向导参与了特别任务。随后,教导旅又向东北的关键地点空投了290名官兵。这些官兵潜入佳木斯、哈尔滨、沈阳、长春等地,为苏联空军指示轰炸目标。尽管教导旅的空降部队做出了巨大贡献,但他们几乎全部英勇牺牲。
当时,教导旅里有不少朝鲜籍战士,在一营营长的带领下,跟随苏联军队向朝鲜方向前进。抗联教导旅的战士们回到东北后,迅速与当地的游击队取得联系,控制了包括长春、海伦、绥化、牡丹江、吉林、沈阳在内的57座城市,并大幅扩大了部队规模。到1945年10月底,东北抗联教导旅进行了扩编,组建了11个团,还有若干大队和两个骑兵连,总兵力超过四万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