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快递全面涨价!每单涨4毛,商家年成本增千万,“包邮时代”或将终结

一份份涨价通知在8月初悄然抵达广东电商卖家手中,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,引发的涟漪正迅速扩散至全国快递行业。

“一天就要增加几千元成本”,深圳龙岗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阿泽告诉记者。对于日发货量达万单的商家而言,快递费每单上涨几毛钱意味着一年可能增加数百万元的运营成本。

这场涨价潮始于国家层面的监管行动。7月29日,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,明确提出治理行业“内卷式”竞争。随后,广东规定自8月4日起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.4元/票,均价不得低于1.4元/票。

01 价格战终结者:广东率先打响“反内卷”第一枪

作为全国的“快递第一大省”,广东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达到234.29亿件,同比增长17.7%,业务收入1493.5亿元,同比增长3.2%。

广东的快递业务量持续领跑全国,但“量增价减”的现象却格外突出。根据广东省邮政管理局数据,今年7月快递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.7%,这个降幅与业务量的两位数增速显得格格不入。

在这场“反内卷”行动中,浙江义乌实际上打响了第一枪。7月17日起,义乌将快递底价从1.1元上调至1.2元。随后广东跟进制订了更严格的规定,要求不得低于1.4元成本价揽收,违者最高罚款50万元。

02 恶性竞争背后:快递业内的“绞杀”与生存困境

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已经持续多年。2015年,全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为13.40元,到了2024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8.02元。

“‘三通一达’为代表的主要快递企业为加盟制,电商发展起来后,各大快递公司和网点为了争抢客户,不断压低单价”。在广东,此前快递单票价格甚至能低至几毛钱。

这种低价竞争已经不是在“卷”,而是在“绞杀”这个行业。福建省快递协会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末端网点单票毛利不足0.1元,相当于送10件快递才赚1块钱。

对比2021年与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,中通单票毛利从0.38元跌至0.09元,韵达从0.25元滑至0.07元。这种情况下,快递员收入和服务质量可想而知。

03 商家众生相:小电商的挣扎与大商家的无奈

涨价政策实施后,商家反应最为强烈。一位广东电商卖家表示,一件商品在抖音和拼多多以9.9元包邮价售出,一单只有1.5元的利润,快递费用涨了7毛,利润几乎砍半。

对量小的商家,一单一毛的差价影响不大。但对那些日发货量万单、几万乃至十万起的商家来说,快递每加一分钱,都是很大的成本。

深圳龙岗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阿泽告诉记者,8月5日涨价后,如果以300克重量的标准件来计算,申通和圆通的价格差不多,要1.6到1.7元一件,韵达则是1.5元。

04 消费者何去何从:隐形成本与服务期望

虽然快递涨价是针对商家的揽收价格,但最终成本很可能部分转嫁给消费者。基于“付费与权益对等”的基本逻辑,消费者有权利要求更好的服务质量。

消费者常常遭遇糟糕的快递服务体验:包裹被暴力分拣后变形、被直接丢进驿站、承诺的“次日达”姗姗来迟。这些很大程度上是快递公司在持续“低价内卷”中,将压力传导给快递员的结果。

随着快递价格上涨,“包邮时代”可能即将看到尽头,至少包邮的门槛会提高,赠送运费险的商家也会减少。消费者可能需要通过增加购买量、减少购买频次等方式来平衡运费成本。

05 未来之路:涨价只是起点,服务升级才是关键

快递提价不是终点,而是行业回归服务本质的起点。专家指出,提高的快递收费应该形成“服务质量—合理利润—员工福利”的正向循环,这才是成功的变革。

如果一线员工的收入没有改善,涨价收益大部分被总部截留,快递员派费每件仍然只有几毛钱,那就是快递企业仍然在“卷”一线员工的劳动力。

对快递公司而言,涨价无疑是对行业服务价值的回归和尊重。不过,提价带来的收入增量,不应被截留成为总部或加盟商的“额外利润”。

随着单票收入提升,最该优先惠及的是快递员,让他们在持续向下的派费和持续向上的快递量的重压下喘口气。

快递员正在卸下又一批包裹。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还不知道,这次涨价意味着自己每派送一单货物,将多获得0.1元的派费。

义乌和广东的试点只是开始。有商家透露,浙江、江苏等主要快递业务地区或将在8月中下旬跟进。

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指出,即便快递短期提价成功,在行业同质化竞争本质未改变的情况下,价格战很容易卷土重来。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财智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