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持潮涌!8月2日八家公司股东套现路线图曝光
产业资本正借市场回暖密集减持,一场静默的资本流动悄然改变市场生态。
8月1日晚,竞业达公告显示控股股东钱瑞与江源东合计减持694.07万股,以23.65元/股均价测算,套现总额超1.6亿元。几乎同时,永信至诚公告股东奇安创投计划减持不超过4%股份;姚记科技控股股东在持股比例降至49.61%后,宣布将继续减持不超过3%股份。
这些公告仅是8月首周减持潮的冰山一角。在A股站稳3600点之际,产业资本借流动性溢价加速离场,仅7月31日单日就有超过4200只个股下跌,央企改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高达104.64亿元。
一、大额减持集中涌现,控股股东套现过亿
竞业达数码科技公告显示,控股股东钱瑞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231.374万股,减持均价23.65元/股;江源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62.7万股,均价19.81元/股,二人合计减持694.074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3%。本次减持后,二人合计持股比例从49.47%降至46.47%,无限售股份比例从12.37%降至9.37%。
姚记科技权益变动报告书则揭示更长期的资本撤退: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因减持及被动稀释由53.86%降至49.61%,累计减少4.23个百分点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7月25日公告显示,控股股东拟在3个月内继续减持不超过1252万股(占总股本3%)。
永信至诚遭遇创投基金大幅减持。8月2日公告披露,持股8.70%的股东奇安创投计划减持不超过6,038,460股,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%。作为创业投资基金,奇安创投因“基金退出期届满,资金退出需求”启动减持,将在2025年8月25日至11月24日期间实施。
北方股份股东特沃上海同样因“自身资金需求”,计划在8月22日至11月2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510万股(占总股本3%)。
二、产业资本战略调整,减持潮席卷多行业
半导体行业成为减持重灾区。竞业达大股东减持同时,星网宇达公告显示,公司董事长迟家升于8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245万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1.1859%。本次减持后,其持股比例由23.42%下降至22.24%。
亿华通则遭遇小股东精准减持。8月2日公告显示,股东周竹青(非控股股东,身份为董监高前配偶)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70,000股,减持价格区间为22.71~23.75元/股,套现161.18万元。减持完成后,周竹青当前持有公司股份210,000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0.09%。
减持动因呈现多维度特征:
创投资本退出:永信至诚的奇安创投因基金存续期满启动减持,符合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特别规定
控股股东降比例:姚记科技控股股东在持股比例降至50%以下后继续减持,或为优化股权结构
个人财务安排:亿华通周竹青等小股东减持数量虽小,但反映产业资本对当前估值的态度
三、减持新规持续升级,北汽福田强化信披监管
面对汹涌减持潮,上市公司主动升级监管措施。8月1日,北汽福田第四次修订《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股东持股管理办法》,剑指“绕道减持”与“离婚式减持”等乱象。
新规核心条款包括:
要求董事、高管及大股东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计划
新增重大违法退市风险期间禁止减持条款
要求控股股东在股价破净或破发时不得减持
合并计算信用账户、转融通出借股份,防范规避减持限制行为
违规减持最高处3万元罚款,涉及内幕交易等情节严重者将免职并报证监会查处
这些措施特别针对离婚、法人分立等非交易过户情形,要求相关方持续共同遵守减持限制。新规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(2025年8月1日)生效,原制度同步废止。
四、市场影响与投资启示:警惕流动性虹吸效应
产业资本减持对市场形成三重压力:
资金面压力:仅竞业达、永信至诚、姚记科技三家公告的潜在减持规模就超5亿元
心理预期冲击:大股东减持易被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看淡,姚记科技公告后股价次日下跌2.3%
板块传导效应:半导体、游戏等减持集中板块可能面临估值回调
对投资者而言,需重点关注:
减持比例阈值:控股股东减持后持股低于50%(如姚记科技)、重要股东减持超1%需警惕控制权风险
减持方式差异:大宗交易减持(如竞业达江源东)对二级市场冲击较小,而集中竞价减持(如钱瑞)直接影响股价
资金用途说明:永信至诚股东明确因“基金退出”减持,相比模糊的“个人资金需求”更具合理性
监管与企业自治正在形成双重约束。北汽福田将违规罚款提高至3万元,竞业达在公告中特别强调“减持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”。
二级市场已对无序减持投出反对票。星网宇达董事长迟家升减持次日,公司股价下跌4.2%,跑输行业指数2.8个百分点。产业资本的撤退与长线资金的进场正在形成新的平衡——中央汇金二季度狂扫ETF近400亿元,险资入市比例上限放宽至35%释放1.6万亿增量空间。
资本市场的天平两端,一边是股东合理变现需求,一边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。当竞业达的减持尘埃落定,当北汽福田的新规开始实施,这场静默的资本流动,终将在市场的理性定价中找到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