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没电时才知道充电宝重要,人老了才懂有些东西千金难换。
楼下张大爷把退休金全给儿子买房,自己住院时却要看儿媳脸色;
隔壁李奶奶省吃俭用存下30万,临终前连想吃的大闸蟹都舍不得买。
这俩老邻居的事儿扎心吧?说白了,腿脚不好使唤那天,存折是死的,你得有能“活泛”起来的宝贝傍身!琢磨透了这五样,晚年才算真有谱,尤其压轴那个,没它,前头都是瞎忙活。
健康最重要,别等病了才后悔
网友@家有倔老头发了条动态,说他爸平时连个新拖把都舍不得买,现在住一次ICU够买1000把拖把!这账算得人心里一咯噔。看看小区里两种老人:一种像赵师傅,退休工钱不多,但舍得花时间散步、体检,偶尔还整点新鲜菜吃吃,精气神倍儿足;另一种像钱老抠,顿顿咸菜配馒头,省下的钱全填了医院“无底洞”。身体这玩意儿,保养起来看着花了点小钱费了点时间,可比真坏了零件往医院扔冤枉钱划算多了!说一千道一万,老机器的润滑保养费,不能省。
亲情要慢慢积累,不能只取不存
现在网上有句大实话:“有些老人,把养孩子当入股分红,天天盼收益,稍不满意就骂上市破发。”这话听着糙,理真不糙。前楼王叔为啥儿孙抢着孝顺?年轻那会儿他可没当“甩手掌柜”或“太上皇”,孩子摔了跤他默默扶,考砸了他帮着分析,有主意他听着,关系是处出来的温情。反观有些爹妈,一掷千金给钱给房,转头要求“按我说的活”,儿女烦得直往后躲。啥叫亲情银行?就是你每天往里面存点体谅、存点支持,急用的时候才取得出“心甘情愿”的孝顺,绝不是一把押大小的赌博!
老朋友是开心果,常聚心情好
有回看论坛,一姑娘发帖感叹:“我爸搬进有‘老伙伴棋牌室’的小区后,精气神跟换了个人似的,药都吃得少了!”这话绝对在理。您观察观察,公园里扎堆跳舞、下棋的老头老太太,是不是比那些闷在豪华套房里的孤寡老人红光满面?老哥们儿老姐妹凑一起,聊的都是当年的糗事趣闻,“揭老底儿”也比对着白墙发呆强万倍!那种毫无负担的哈哈大笑、互相嫌弃又彼此惦记的感觉,啥补品能补得上?这就是最有效的“心理按摩”,专治晚年冷清病。
积蓄不是小气,是给自己留后路
这点千万别唱高调,讲啥孝顺不孝顺的。我同事她妈刚做手术,想住个单间清净点,老头老太太自己攒的钱立马顶上。老人家事后跟闺女说:“用自己钱,我踏实,你也轻松。”这话听着多敞亮!这钱,别扯什么“不信任”,它就是个实在的“安全气囊”。菜场宋大妈,年轻是裁缝,省吃俭用给自己存了笔“硬钱”。老头走后,她报个夕阳团游山玩水去了,回来逢人就晒照片乐得开花。这“过河钱”存的哪是钱啊?是尊严!是万一有事自己说话能挺直腰杆子的底气!真躺床上请护工、买点顺口吃喝都得手心朝上,那滋味儿... 比喝药还苦。
心态好,晚年才能过得舒心
这东西千金难买!咱小区真有活神仙:一个轮椅上的老太太,窗台上养满了花,天天给邻居小孩讲故事,笑得褶子都在发光。也有腿脚利索的老头,整天指天骂地,嫌儿女不陪、怨世道不公,浑身冒怨气。有网友说得透:“晚年质量,就看你会不会自己‘找乐子’。”这心态遥控器在自己手里攥着呢。是把每天当老天爷赏的最后一天红包,乐呵呵拆开;还是当讨债单,横竖不顺眼?隔壁李婶有句话点醒了我:“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日子,咱呀,得学会跟自己玩儿好这把老骨头!”学会在平淡里扒拉出甜味儿,把日子过成自个儿喜欢的调调,就是最高级的养老智慧。
说到底,养老这事儿,钱是地基之一,但顶重要的还是上面盖的“生活小屋”舒不舒服。是地基稳当、窗有阳光(身体好),人窝在里面有暖和气儿(亲情朋友暖着),有点应急储备(底气足),再加上自己那份欢喜装修(心态好)!别真等到挪窝了才琢磨备料。这五样“养老刚需货”,趁手脚还灵便,该盘算盘算了!早明白,晚景才真能活出个“夕阳红”,您说是不是这个味儿?(欢迎评论区唠唠您家老人最看重的“养老宝贝”,取取经!)
#养老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