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赵云和马超谁更厉害?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马超和赵云都是蜀汉五虎将的代表,可以说是刘备手中的狠角色。马超那回可是把曹操杀得焦头烂额,不仅把他打得割须弃袍,还发出了“马儿不死,我死无葬身之地”的悲壮感叹。由此可见,马超对曹操造成的伤害可是挺大的,绝对让曹操挺难堪的。
赵云也是了不得,长坂坡那场战役一出手就成了传奇,连曹操都惊呼:“这赵云,比吕布还厉害!”结果曹操那边一看,心想着:不能让他再折腾下去了,得保住命。偏偏曹操心宽体胖,太过慷慨大方,反倒给了赵云一线生机。那会儿,赵云怀着阿斗,单骑独闯敌阵,面对千军万马,硬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,最终成功脱身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说阿斗是个真龙天子,所以才保佑赵云,即使掉进陷马坑,也能飞出来。不过实际情况是谁护佑谁还不好说,要不然刘备怎么会摔了孩子呢?也正因为如此,后人都称赵云为“战神”。
可惜的是,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马超和赵云并没正式单挑过,所以谁更厉害,大家也搞不清楚。民间传阅的三国24名将榜单里,排序也有两种版本。一种是:一吕二赵三典韦,赵云排第二;另一种则是:一吕二马三典韦,马超位居第二。
如果只看《三国演义》,赵云和马超谁应该排第二,笔者觉得还是赵云。原因就在于,马超在打赢张飞后,投降了刘备,随后两人还曾有过一次暗中比试。咱们先来看看原文的记载。
有人报告蜀军将刘晙、马汉带兵到了,赵云就说:“我愿意去擒拿这两个人!”说完,他就上马带兵出去了。玄德在城上请马超吃酒,还没坐稳,子龙已经斩下了那两人的头,送到了宴席前。马超也觉得很吃惊,反而对赵云更加敬重了。
马超一投降,刘备就说:“我一定会好好款待你。”没想到刘璋派出了两位大将前来应战,赵云去迎敌,结果还没等酒席开始,他就把那两个将军斩了回来。马超看到这场景也服了,觉得赵云还真是太厉害了吧?
要知道,马超和张飞交手的时候,压根没啥赞赏,反倒还讽刺张飞:“吾家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。”但现在看到赵云那么厉害,马超却也是“亦惊”,对赵云佩服得五体投地。那句话说得好,行家一伸手就知道什么。根据马超当时的心里活动来看,明显他是有点儿怕赵云的。
这事儿嘛,也只是拿《三国演义》里的描述做个分析罢了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责任呢,只能怪罗贯中,要不就是他偏偏安排张飞去跟马超较量,嘿,怎么非得这么弄呢?
你得明白,马超之前就跟许褚交手过,这点大家心里都有数。如今又遇到张飞,难免给人感觉似曾相识。而且,你看看正史里,马超跟张飞到底有没有交手过?翻遍所有的三国史料也没找到确凿的记载,真让人疑惑。
所以说,估计罗贯中其实也忌惮赵云和马超对上,他觉得两人要是比个高低,难免会出意外,索性就安排张三爷上场了。既然在《三国演义》里没法分出个输赢,那么用正史作为参考的话,马超和赵云到底谁更强些?不得不说: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。
二、正史中赵云的两大特征
在正史里,赵云最早投靠的是公孙瓒。那会儿,公孙瓒觉得挺奇怪,问赵云:你是冀州人,怎么不跟袁绍混,反倒投到我这儿?赵云一听,回答得可有味道:如今天下大乱,生灵涂炭,只有有仁德的人,我才愿意跟随。
这句话让公孙瓒挺满意,但也让来投靠他的刘备眼睛一亮,从此主动找赵云聊聊心事,俩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打下了基础。赵云离开公孙瓒时,刘备心里明白,赵云看清了公孙瓒,肯定不会再回来了,于是握着赵云的手舍不得放开,直到赵云说出“终不背德”。
从那以后,赵云就把刘备当成了自己头领。当刘备投靠袁绍的那会儿,赵云还亲自帮刘备招兵买马,算是帮忙投入了资金。那么,为什么要说这些事情呢?因为只有搞清楚赵云和刘备一开始的情况,才能明白为什么赵云在刘备的团队里会显得那么特别,有两个原因!
其一,赵云的品行极其优秀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,刘备总给人一种跟赵云之间有点隔膜的感觉。拿汉中这事来说,刘备攻占汉中后,竟然不用张飞,也不用赵云,而是贤用魏延做了汉中太守。不是说赵云不行,而是品德越高的人,往往越缺乏开拓精神,受到很多规矩的限制比较多。所以,让他们独立担当、开疆拓土这种事情,赵云就不太擅长。
这也就能理解了,为什么刘备会让赵云当“大管家”,负责控制孙夫人那点小脾气,还他一份安稳。再者,刘备敢把自己的性命和家业都托付给赵云,说明对他的信任程度非同一般。这原因,正是因为赵云那份坚韧不拔、品德高尚、稳重可靠的品质,让刘备觉得就算遇到再大的难题,也能放心交付给他。
由此可见,赵云不过是刘备的贴身护卫罢了。不过,这种护卫对于一心想打天下的刘备来说,未免显得有点过头了吧?要知道,刘备要是真的傻到把赵云仅仅当成保镖,那他肯定是低估了赵云的第二个显著特质了!
第二点嘛,赵云的本事肯定是了得的。要是刘备那么拼命地想把赵云拉过来,说明赵云的武艺一定是高出一筹。要说武艺不行,那刘备也不用花那么大力气,他可是很清楚打天下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本事。这个猜测也验证了事实,自从赵云投靠刘备后,一直都是以武将(主骑)的身份出现,要是他的武功不够强,怎能和关羽、张飞这俩哥们儿混得那么开心?
再比如长坂坡一战,虽说《三国演义》写得挺夸张,但赵云能够在乱军中护着甘夫人和阿斗安然无恙地退出来,大概也经历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激战。赵云没被包围住,也只能说明,他当时肯定用了最狠的招数,以最快的速度把危机解决掉,把敌人一一击退。
所以说,赵云的武艺,可以说是那种“一出手,必然死伤无数”的狠角色,要不怎么能保证他带着甘夫人和阿斗顺利逃出去——靠藏?靠躲?别开玩笑了!那可是曹操手里最精锐的虎豹骑。那会儿曹操都拼了命,铁了心要除掉刘备。这也难怪《三国演义》总是特别渲染赵云在长坂坡的战斗,原因就在这儿啦。
三、正史中马超的两大特征
在三国里,马超算得上少数几个对曹操造成巨大伤害和侮辱的诸侯之一了!吕布虽然在曹操刚起步的时候,趁着曹操攻打徐州时,差点解决掉他,但马超却是在曹操最得势的时候,差点把曹操打得体无完肤。因此,民间才会有“金吕布,银马超”的说法。
我觉得其实应该反过来,称他为“金马超,银吕布”才更合适——因为马超攻破曹操的难度明显比吕布大得多。从马超的打战风格来看,他可是名副其实的“野战之王”,通俗点说,就是率领骑兵在开阔的战场上疯狂冲锋,那股猛劲,特别不给力。
不过,像马超这种战斗风格啊,得配上个实力差不多、能配合得上的帮手,不然的话,就只能是白白送死了。而这个“帮手”呢,就是庞德!
马超的那些战绩啊,全靠庞德的帮衬撑起来的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,马超一旦抛弃庞德投靠刘备之后,就再也没啥大作为了。
你让张飞和马超配合,嘿,你真信吗?别做白日梦了!就拿汉中之战一开始来说吧,马超和张飞一起上阵,可结果被曹洪打了个败仗,原因很简单,就一句话——谁是主,谁是副,配合不默契,这才是关键所在!
所以说,马超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典型的“野战之王”,那种领导兵力冲锋陷阵的猛将,不过呀,这样的高手得得有个同等水准的副手搭配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。
说到第二个特点,挺令人头疼的,就是人品的问题。之前我也提过,他的老爸马腾还由曹操呵护着呢,可他却偏偏要反曹,偏要走反心。还找到了杀母仇人韩遂,说自己不打算继续认老爸了,决定把韩遂当成自己爸爸似的。
大家都说吕布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,但实际上,马超比他还要白眼狼一些。说到底,最后的胜负,自然就是人心的较量。吕布败在了背叛和离心上,最终被手下俘获,交到曹操手里去了!
马超也是个这样的角色,赢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特别,但一旦输了,就别想再东山再起了。就算投靠了张鲁,也难免被排挤和戒备。跟着刘备的时候,几乎就成了个装饰品——文的是许靖,武的是马超,官衔倒是挺高的,可实际操控的权力几乎没有。
四、总论分析
经过对正史里赵云和马超这些特点的整理,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,也就是说: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。
马超官位挺大,但实际上抓不住啥大权,反倒是赵云官位不高,却掌握不少实权。马超以善于带兵冲锋闻名,算得上个战场上的真正狠角色,而赵云则像个全能的杀手,不光能打,还能统领军队。至于人品方面,马超的品德就有点问题不太靠谱,反倒是赵云品行端正,德行高尚。
所以呢,可以说赵云在整体层次上明显比马超高出一截。马超那两大特点一出来,就像流星般短暂耀眼,爆发一番后就渐渐消退,没了往日的光彩。而赵云则一直光彩照人,长期以来都被誉为完美的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