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!想体验躺赢人生吗?动动您发财的小手,点个关注点个赞,一起走向人生巅峰!

是谁说中国空军只能依赖“A射B导”的模式?巴基斯坦空军用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,狠狠回击了那些质疑的声音。此前一直被印度引以为傲的“阵风”战斗机,在巴方飞行员的叙述中,其辉煌形象大打折扣,而这一切的胜利,竟是歼10C的“单兵作战”能力所致,而且,被击落的“阵风”数量,远不止传闻中的三架。
巴基斯坦空军的飞行员在接受《空军月刊》采访时,亲口证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:在与印度“阵风”的交锋中,巴空军发射的霹雳15E导弹,全程依靠的是歼10C战斗机自身的雷达制导,根本无需预警机的指令中继。这无疑是对“阵风”以及那些质疑中国空军能力的论调的有力驳斥,同时也展现了歼10C强大的雷达探测和锁定能力,远超外界的想象。
试想一下在那场激烈的空中缠斗中,霹雳15E导弹的最远命中距离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90公里,即使是最近的攻击,也有160公里之遥。这样的射程,不仅超越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同类空空导弹,甚至比中国官方公布的外贸数据还要保守。
这一切的背后是歼10C那颗堪称“火眼金睛”的雷达系统。据透露,其探测距离轻松超过200公里,能够稳定锁定目标。而与之对抗的印度“阵风”,在同等条件下,其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仅为160公里,锁定距离更是跌破120公里。这场空中对决的胜负,早已注定了差距。
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性能鸿沟?关键在于雷达的核心技术。国产的歼10C战斗机,采用了第三代氮化镓(GaN)半导体材料,阵元数量高达12001400个。而“阵风”的雷达,仍在使用第二代砷化镓(GaAs)材料,阵元数量仅为836个。GaN材料的能量密度是GaAs的35倍,这意味着更强大的发射功率、更优异的散热性能,以及更远的探测距离。
这还不是全部歼10C的雷达系统,更是采用了最先进的单元级数字阵列体制,实现了全数字化处理。信号直接在阵元前端生成,波形控制、频率捷变等指令都极为精准。相比之下,“阵风”的雷达系统,在先天设计上仍然停留在模拟时代,存在不可弥补的劣势。
更令人惊叹的是歼10C的雷达还拥有“隐身”的能力。巴方飞行员表示,直到导弹近在咫尺,印度飞行员才惊觉。这很可能得益于歼10C所采用的低可截获概率(LPI)模式。该模式通过低功率、长脉冲信号进行探测,再压缩成高精度信号,既能实现远距离打击,又能有效规避对方的雷达告警系统。
歼10C的雷达如同一个狡猾的猎手,它会不时切换工作频率,避免长时间持续照射目标,只在关键时刻对目标进行短暂锁定,并通过数据链向导弹传递精确信息。当导弹最终锁定目标时,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。
此次巴基斯坦飞行员的亲述,无疑彻底撕下了“阵风”战斗机曾经的光环,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雷达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崛起。从曾经的“跟跑”到如今的“并跑”,甚至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实现了“领跑”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歼20、歼35等更先进的国产战斗机上,它们的雷达系统只会更加强大。
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。我们不再需要用言语去证明,而是用事实说话,用胜利来证明我们正在不断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