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太阳毒得跟下火似的,训练场上那帮小伙子正练得满头大汗。
立正稍息的口号喊得震天响,汗水顺着下巴颏往下滴,迷彩服后背早就湿透了。
这可不是普通的军训,是黄浦区新兵役前训练,这帮小伙子马上就要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了。
人群里有个大高个特别显眼,动作利索得跟老班长似的。
一问才知道,这哥们叫姜浩驰,24岁,上海健康医学院毕业的,这已经是第二次来当兵了。
2020年那会儿他就当过武警,这回又来了。
"上次没当够呗?"有人打趣他。他抹了把汗,咧嘴一笑:"可不是嘛,总觉得心里头还缺点啥。"他在心得体会里写得可实在了:"现在部队建设正需要人的时候,能在军营里干一辈子都值了!甭管啥岗位,咱都乐意。"
旁边的小个子张之源是豫园街道的,他爹以前就是当兵的。这小子打小就爱听他爹讲部队里的故事,什么紧急集合啦,五公里越野啦,听得眼睛直放光。"俺爹说当兵后悔两年,不当兵后悔一辈子。"他操着一口带点方言味儿的普通话说,"这回可算轮到俺了!"
训练场上最拼的要数陈子恒,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学生。教官问他怕不怕苦,这小子脖子一梗:"别人能吃得了的苦,咱也行!流血流汗不流泪,掉皮掉肉不掉队!"这话说得,把旁边几个新兵蛋子都逗乐了。不过看他那认真劲儿,还真不是说着玩的。
要说这训练可不止是跑跑跳跳那么简单。区人武部搞了个"领学"的新花样,把党史军史讲得跟说书似的。什么强军故事啦,最新军事动态啦,听得这帮小伙子一愣一愣的。有个教员说得在理:"咱们每个人都是强军路上的一块砖,国家需要往哪儿搬就往哪儿搬!"
今年正好赶上抗战胜利80周年,训练营里还专门搞了主题教育。那些老照片往墙上一挂,老兵的抗战故事一讲,这帮年轻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了。有个新兵偷偷跟同伴嘀咕:"咱这训练算啥苦啊,跟当年打仗的前辈们比,差远喽!"
训练场上,这帮黄浦小伙儿一个个跟小老虎似的。军姿站得笔直,正步踢得震天响。汗水把作训服浸得能拧出水来,可没一个人喊累。教官说得好:"现在多流汗,战时少流血。"这话他们可都记心里了。
休息时候,这帮新兵蛋子凑一块儿唠嗑。有人说想当特种兵,有人说想去边防,还有个憨厚的小伙儿说:"俺就想当个好兵,让俺干啥都行!"这话把班长都逗乐了:"行啊,有这觉悟就成!"
太阳渐渐西斜,训练场上的影子越拉越长。这帮年轻人的脸上还带着稚气,可眼神已经不一样了。他们可能还不知道,这次训练只是军旅生涯的第一步。往后还有更苦的,更累的,当然,也会有更光荣的时刻在等着他们。
有个老班长看着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,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入伍时的样子。他走过去拍拍姜浩驰的肩膀:"二次入伍,你小子行啊!"姜浩驰嘿嘿一笑:"班长,这次说啥也得混出个样儿来!"
夜幕降临,训练场终于安静下来。可这帮年轻人的心里头,那股子热血劲儿正烧得旺着呢。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,他们又会精神抖擞地站在训练场上。因为从穿上这身作训服的那一刻起,他们就已经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军旅传奇了。
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,没什么实际用处,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