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股中报业绩亮眼,资金持续涌入,机构动向值得关注

今年A股的中报季,究竟透露出了哪些新玩意?要说到“今年股市的氛围有多高涨”,我想大家应该都有点感觉,但背后的逻辑,真的有点棋局杀气与烟火气并存的味道。市场的热度、数据的波动、资金的流向,以及背后那些机构投资者的暗中操作,这些细节,谁又能说看得那么简单?来,咱一个个拆开聊,不过你先留个心眼,别只盯着涨跌曲线,真相往往都藏在数字不会说谎的缝隙里。

8月,A股这潭水不但涌进了新股民的一大波号,指数的浪头也是一浪高过一浪。据说,光是新开的证券账户,七月份就有将近两百万个,比去年同期那是足足翻了个跟头,增长率高达七成有余。这还只是小试牛刀,这前七个月一共新增的账号数量直接干到了1456万,比去年多了三分之一出头。有人说股市冷,结果真金白银流水账地往里涌,看着都眼红。再看北向资金,8月15日的成交额更是到了3100亿这一大坎,多少年没见过这种盛况,资金的热情和躁动扎扎实实写在了走势图上,一顿操作猛如虎,盘中成交那叫一个热闹。

接着问一句,“水大鱼才大”,这钱涌进来,A股上市公司们到底交了什么样的成绩单?5428家公司晒中报,近八成的企业是盈利状态,有一半还拿到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分数。这一下终于明白,市面上在讲‘业绩牛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再翻翻详细数据,最吸睛的营收大户无疑还是那几个‘超级巨头’。现在的电子、计算机、机械设备、基础化工、有色金属,这几个领域可以说是赚得风生水起。中石化、中国石油、中国建筑,这仨的半年营收全部破了万亿,分分钟刷新你的世界观。中国移动啊、中铁、平安也都扎堆进了超级公司俱乐部,营收妥妥都是五千亿级别以上。净利润单项看,TOP10的名单依然是这几只老面孔,把持着最赚钱的座位——中国移动、石油、平安,别看年年都上榜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这些家底不是大家随随便便追得上的。

不过,会赚钱的不是只有大块头。要是说净利润增速,2912家公司今年上半年都是往上猛冲,足有一半以上都实现了利润春风。有意思的是,有的公司净利润直接翻倍,最‘炸裂’的要数做零食的万辰集团,净利增长了50多倍,股票价格一年就涨了快六倍,简直像坐了火箭。还有那些净利润增幅超过十倍的,比如新特电气、南方精工、宏和科技等等,这些可都是黑马里的黑马。至于另一头,也有1264家公司在苦水里扑腾,亏得一塌糊涂——房地产、光伏,榜上有名,最惨的是万科A,半年亏了119亿,堪比电视剧里的大反转剧情。

不过这年头,还真应了那句“业绩和股价有时候压根不是一码事”。你以为赚的多的,股价就势如破竹?这种朴素的想法早被市场现实一盆冷水泼得透心凉。“冰火两重天”这个词,用在今年的明星个股身上算是贴切极了。看看第一牛股“上纬新材”,价格起飞到天上去了,一年拉了十几倍。问题来了,人家涨得欢,有大股东就偷偷开始减持,几千万股换成了实打实的票子,落袋为安。

还有生物医药板块的舒泰神,半年涨了六倍,但你要是只看中报,差点没把股民吓晕——每股亏损,净利润还同比暴跌六个多百分点。再被爆出大股东要减持,小伙伴们心情估计一言难尽。“故事讲得贼好听,业绩还在原地踏步”,这种现象一抓一大把。虽说市场热钱爱追热股,可谁要没点风险意识,真就容易踩上地雷。

现在咱再聊聊那些“挥金如土”的大玩家——社保基金、QFII这种级别的投资王炸。社保基金最新持仓动向出来后,多少小散跟着模仿作业。数据披露,668家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里,都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。最喜欢的领域嘛,医药、机械、化工还是热门,计算机、汽车、有色金属也加入了股权大军。

具体数数,社保基金持有最多市值的是农业银行,持仓超千亿。身后紧跟着工行、中人保这些熟面孔。传音控股、正泰电器啥的,社保基金也下了不少本。更有意思是,有些三只松鼠、顺丰控股这种细分龙头,在今年同样被社保基金“新宠上位”。但别以为他们只会买买买,龙元建设、太阳纸业这类公司,同样被狠狠减持。要知道,机构投资者的一举一动都成了风向标,没点信息优势还真容易被收割。

说起“聪明钱”,QFII的入场可不只是简单搬个凳子观望。人家的持仓风格明显更潮,半导体、机械设备、新能源这些赛道被集体看好。1177家上市公司半年报的“流通股东”名单里,都有QFII的大名,重点加码的就是电半导体、机械设备、消费,甚至是新能源。大资金的风吹草动,多半是提前看到了什么,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跟得上的。”

持仓最大的是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,被QFII牢牢抱在怀里,好几百亿资金不是开玩笑。增仓公司多,像森鹰窗业、宏英智能、胜科纳米什么的,增仓比例都在显著拉升。这就说明了什么? QFII这种长线机构,对未来的“硬科技”有极强的配置意愿,半点马虎不得。

再聊聊今年分红这块,A股各家公司的“大方”程度让人有点目瞪口呆。2024年分红规模创了历史新高,全部加起来分了2.4万亿元,9家企业单家公司分红金额都比整个一些小行业还高,61家公司分红超50亿。而且不光分的多,回购也热闹,今年上半年就有上千家A股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,回购金额750亿元。贵州茅台更是榜上有名,搞了52亿回购。徐工机械、宁德时代等大玩家同样不甘示弱,大手一挥都是十亿级别。

你要觉得这是泡沫热潮,那还得再看看政策。市场活跃多是政策推动得来的,包括常态化的稳市措施,分红回购新规,连市值管理都提上了日程。上市公司也纷纷表示要对投资者更好交差,说白了就是“赚了钱要懂得回馈股东”。这个暖风消息,是不是听起来很舒心?不过别高兴太早,“市场归市场,风险它依旧潜伏”。

举个广州本地的例子,153家本土上市公司,117个今年赚了钱。净利润超10亿的有8家,最能赚钱的还是广发证券,净利润足有64.7亿。保利、海大和白云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紧随其后。看涨有英雄,看亏也别忘了罪魁。其中广汽集团唱了一出悲情戏,净利润一口气降了两百多个百分点,亏了25亿多。南方航空、ST香雪等都陷在了亏损深潭里。市场环境变幻莫测,有人暴富,有人爆仓,这才是真实的战场。

现在剩下的灵魂拷问——A股过了新高还能往哪里走?九月行情,会不会来个高位资金兑现的大逆转?有机构说下半年整体业绩比上半年好点,金融股有望继续吃市场活跃度的红利,科技赛道也被寄予厚望。创新药、国产AI、游戏影视啥的,分析师们已经狠狠上修盈利预测。可别忘了,机构嘴里讲的“牛市第二阶段”,往往意味着拉锯和分化更剧烈。数据是好看的,但也是浮动的,未来的变数谁都得小心应对。

其实现在的市场估值,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对高点,但要想冲击历史巅峰,还得看资金动能和行业集中度。估值在上,热点不减,政策有支撑,可要说风平浪静,那可未必。九月初资金兑现的压力都快溢出来了,搞不好涨得快了就得修正一下。如果科技行业还能创造更高集中度,增量资金也一直往里灌,或许市场还能再创一波新高潮。但是如果火苗扑腾几下就灭了,那调整也是很自然的事。

没错,投资路上没有“稳赚不赔”,大家都在风浪里摸索。“炒股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。看业绩,看大资金,看政策风向,更得关注自己的耐心和风险分散。你追热点可以,但别盲目,你跟机构可以,但要看时间点。炒股不是盲目信仰,更像是一场认知与胆识的对决。“查得清、看得明、守得住”,或许才是今年A股中报真正要教给大家的终极答案。

你怎么看,今年这场中报盛宴里,还有哪些暗流涌动的“冷门线索”?欢迎留言聊聊你盯上的行业和未来要all in的方向,炒股路上,谁还不是一边谨慎一边冲动呢?

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