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人决策圈,NBA最小权力中枢!
你猜怎么着? 火箭总经理拉斐尔·斯通对着电台麦克风甩出一句大实话:“我无法想象和上百个不同的人沟通,养一群没话语权的高管? 纯属浪费! ”这话像颗炸弹,炸得整个体育圈嗡嗡响。 要知道,隔壁勇士管理层足足43位高管,开会都得租礼堂。 可火箭呢? 2025年季后赛刚打完西部第二,休赛期反手就薅来杜兰特——而这一切,居然只靠一个三人小组拍板定案。
火箭的权力金字塔尖,窄得吓人
翻开火箭管理层花名册,统共就仨人名:
拉斐尔·斯通(总经理),交易谈判一把抓,连球员合同里塞递减条款的细节都亲自抠;
伊莱·威特斯(副总经理),专攻选秀和数据分析,2023年跳过热门新秀库里巴利、赌中阿门·汤普森的操作就出自他手;
帕特里克·费尔蒂塔(老板代表),老费尔蒂塔的亲儿子,手握最终财政审批权。 球队买断沃尔、顶薪签范弗里特这类大动作,全得他点头。
斯通说得更直白:“我们这三人组,连媒体都摸不着边儿! ”去年夏天有记者写长篇爆料,声称采访了火箭“高管”,结果被斯通当众戳穿:“那人自己编的,我们仨根本没人理他。 ”
小团队狠操作,专治大公司病
别的球队开高层会像联合国圆桌,火箭的会议室? 一张四人桌都坐不满。 2025年抢杜兰特的交易,从谈判到签字只用了72小时。 反观勇士管理层,43位高管参与决策,追个二线球星都得开三轮会。
这种效率直接反映在账面上:狄龙·布鲁克斯的8600万合同里,斯通硬塞进薪资递减条款;申京续约压到非顶薪,还接受涨幅限制;连史蒂文·亚当斯的钱都谈成逐年递减。 三年来,火箭薪资空间从联盟垫底蹿到中游,攒下的选秀权足够再换两个全明星。
教练组? 那是第四根支柱
别看管理层名单没写主教练名字,乌度卡在火箭权力版图里分量十足。 2023年他一上任,立刻推翻前任战术:
把防守效率从联盟倒数第30位,一年内拉到第10位;
逼着杰伦·格林从“刷分小子”转型攻防一体,今年3月带队11连胜期间,格林场均轰30分+45%三分命中率;
连杜兰特加盟都是乌度卡推动的,他认为球队侧翼火力不足,斯通立马启动交易。
但乌度卡再强势,也得守火箭铁规——所有决策必须三人组全票通过。 2024年他主张放弃惠特莫尔换即战力,帕特里克当场质疑:“这新秀才19岁! ” 最后威特斯调出球探报告,证明惠特莫尔发展潜力有限,方案才拍板。
从鱼腩到豪强,他们只用了52胜
2021年哈登离队时,火箭直接躺平摆烂:20胜62负,联盟垫底。 当时球迷骂声滔天,说管理层“脸都不要了”。 结果呢?
2023年:乌度卡上任,防守效率飙升20位;
2024年:申京打出21+9+5的全明星数据,阿门·汤普森成队史第二快三双新秀;
2025年:52胜30负,西部第二,篮板联盟第一。
更绝的是2025年季后赛,火箭用无限换防战术绞杀独行侠。 东契奇被布鲁克斯缠到命中率跌破40%,赛后吐槽:“他们连替补席都在喊战术,像装了监听器! ”
小,意味着没有甩锅余地
2021年火箭手握四个首轮签,结果选的人里只有申京打出身价。 斯通后来承认:“当时太贪心,总想刮彩票。 ” 但失误归失误,责任没人推——威特斯主动重改组球探系统,帕特里克追加预算引入AI分析工具。
如今火箭球探报告精确到离谱:对手替补后卫左膝旧伤复发概率? 主力中锋第三节习惯性漏篮板? 数据模型实时生成。 这套系统让2025年签芬尼·史密斯的操作稳准狠:只给两年保障合同,专防他32岁后状态滑坡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