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聊两汉:汉武帝为何不愿意重用“智圣”东方朔

汉武帝在位时期,汉朝经历了很多大事。

对外,打的周边的敌人纷纷跪倒,对内,削藩、削诸侯,中央集权,忙的也是不亦乐乎。

按照道理来说,汉朝当时政事这么多,应该正是用人之际,但是有“智圣”之称的东方朔,却一辈子也没获得重用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据相关史料记载,东方朔早年博览群书,把诸子百家的思想几乎都了解了一遍,好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。

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,汉武帝时期,并不喜欢百花齐放,他想用的是儒家为面,法家为里,而东方朔呢,他到底属于哪一家?

后来汉武帝广招天下英才,东方朔也写了一份很长很长的求职信,不过汉武帝在看到东方朔的求职信之后,对后者并不怎么感兴趣。

这又是为什么呢,答案其实很简单,东方朔在他的信中,主要是在夸奖自己的阅历,几乎没怎么提自己的能力,也没有提什么具体的建议。

这就像是在后世的招聘会上,你说自己博览群书,广泛的了解了各种技能,但是就是不提你到底能干什么,如何证明你的能力是什么,你说这样的“人才”,人家怎么聘用你。

好在东方朔是个聪明人,他耍了一点小手段,就接触到了汉武帝,但是他的在见到汉武帝之后,依然没有拿出什么让汉武帝动心的东西,只是逗的汉武帝哈哈一乐,所以汉武帝提拔了他,但对他的印象,不过就是个能解闷的俳优。

东方朔的第一次正式升迁,升任的官职是常侍郎,而他这次的升官,也不是因为他展示出了什么过人的能力。

当时东方朔说自己擅长射覆(猜东西),汉武帝工作之余,就让他猜,结果他每猜必中,于是汉武帝就次次都给他点物质上的小甜头。

后来一个叫郭舍人的伶人,因为嫉妒东方朔,而故意在汉武帝面前挑战他,结果东方朔又都赢了,所以汉武帝就给东方朔提了干。

从这段记载中,我们能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,当时嫉妒东方朔才华的,不是什么正经的朝廷大臣,而只是一个伶人,可见当时东方朔都在忙些什么。

如果东方朔当年真有什么见识,以他能在汉武帝身边经常出现的机会,他一定能一展所长,但是东方朔有没有这么做呢?

如果东方朔没有这么做,原因又是什么呢?

是东方朔不想升迁,所以藏拙,还是他根本就没有这份能力呢?

东方朔在汉武帝时期,得到的最高官职,是一个中大夫,这个官职大约相当于司局级的待遇,放在现在来看,也算不低了。

那么东方朔一个俳优,是如何获得这个官职的呢?

据相关记载显示,东方朔当时给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建议,汉武帝认为他提的不错,于是就升了他的官。

也就是说,汉武帝对东方朔是不吝提拔的,但前提是东方朔真能说到点子上,但纵观东方朔的一生,这次的建议,就算是东方朔最大的功绩了。

除此之外,史料中还曾记载,东方朔在临死之前,也向汉武帝提了一个真知灼见,汉武帝也认为不错,但是当时汉武帝是怎么说的呢?

帝曰:“今顾东方朔多善言?”怪之

这句话的意思是,汉武帝对东方朔能正经的提出建议,感觉很奇怪,因为东方朔之前是好诙谐,且仅此而已的。

综上所述,汉武帝当年之所以不用“智圣”,是因为东方朔有的都是小聪明,而没什么真本事,他的“智圣”之名,远没有“相声鼻祖”来的更真。

汉武帝可能会喜欢郭德纲的相声,但绝不会让他在重要岗位上治理国家。

#中国古代史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