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变化让我想到了,【拉倒啦,阿拉来讲讲甲骨文那些事儿】 侬晓得伐,阿拉讲的这个故事
是对于一个在中国曾经蛮牛的国际大厂——甲骨文
这个公司在全球占据了数据库界的“霸主”地位,装得像个老大哥一样,可是,咱们中国市场一看
就像个大哥在家里拉屎,外头倒一堆人盯着看,结果到后来
那阵子,整个研发中心突然就裁掉了,很多工程师当天就走人
这些人,都是顶尖的技术骨干,曾经帮着公司在中国开疆拓土
结果磨叽到最后变成了“被抛弃的对象”
想起当年那些光景,阿拉都觉得蛮唏嘘
以前,甲骨文在国内的数据库市场占了八成以上
可这阵子,看着裁员的消息
那句“我永远不让中国人上高层”是真的
你侬晓得伐,创始人拉里·埃里森那句话,老是被人拿出来讲:他曾说过
“我永远不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”
这句话像个魔咒一样,把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按死了似的
你想想看,曾经甲骨文握着中国数据库市场的半壁江山,结果就是因为这句话像个闸门
早早就把中国的高管位置给封死了
我记得,阿拉有个朋友曾经在甲骨文工作过,他告诉我
公司里中国员工的晋升其实挺难的
就算能力再强,比如一个工程师带着团队把系统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,表现得蛮亮眼,可是
这个功劳很快就美国那边的同事抢走了
公司的人就告诉他:“华人不适合做管理岗位”,这话听着就气人啦
再说客户地方,甲骨文也是蛮强硬的
你晓得伐,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
就像个大爷一样制定规矩
2006年,中国联通想升级系统,没用甲骨文指定的团队
结果甲骨文就直接开出一张四千万人民币的罚单
联通的人当时气得不行,飞到美国总部去问个明白,可是
磨叽到最后,只能乖乖掏钱了事
几年后,国家电网也碰到类似的状况
想把一些非核心数据从甲骨文的昂贵服务器上迁到国产的服务器上,省点成本
结果,甲骨文一看,马上停止技术支持
把电网的监控系统搞得瘫痪了
那一段时间,电力系统都像按了暂停键似的
国家电网派人飞去美国道个歉,才把系统弄回正常
自己造数据库,真是咯样
这段时间,阿拉就开始琢磨:公司和客户的关系,变成了压制和反抗的关系
2008年,杭州的淘宝公司正处于飞速扩张期,注册用户刚破一个亿
那时候,甲骨文给他们送来一份合同,要把服务费从800万涨到2000万
马云一听,这无异于抢劫啦
他心想:要是继续这样下去,未来只会越走越远
马云当场就拍板,决定自己造数据库
这个任务交给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挖来的王坚博士,带着一支不到百人的团队
说实话,刚开始没人看好他们
包括埃里森本人也曾经公开嘲笑,说中国公司搞技术就是剽窃
【五年后,成果出来啦】
到2013年
他们的“海水”——OceanBase数据库终于研发成功啦
这就像是个“打怪升级”一样的故事
最关键的时刻,就是那年“双十一”大促
全国数亿用户蜂拥而至,淘宝交易额爆炸式增长
所有人都紧张兮兮盯着监控屏幕
结果,OceanBase稳稳当当地扛住了全部流量,交易额顺利冲到三百五十亿,系统一点毛病都没有
这件事,不只帮阿里巴巴省下一大笔服务费,最主要的是告诉一众“看不起”的人:甲骨文的技术
你侬晓得伐,到了2017年,国际性能比拼一出来,OceanBase居然直接超过了甲骨文
以前,甲骨文在中国的政府项目里,市场份额曾经高达九成以上,可是
这阵子逐渐被国产数据库蚕食
很多客户都用自己的选择表达不满,像中国人民银行、建设银行都开始明确要求用国产的系统
2016年,国家明确提出“自主可控”,鼓励用国产技术,财政部发通知
要政府采购优先国产品牌
建行这个大客户,原本甲骨文几乎占据了全部核心系统的市场份,可是,到了这个节点
基本宣告了,甲骨文在中国的核心市场就要“退出”了
【阿拉觉得:傲慢,害死自己】
回头望望,阿拉觉得,甲骨文在中国这二十年,输的不是别的
他们一开始把中国市场当成“随意提款”的金矿,把中国人当成“操作工具”,就像在自己家门口扔一堆钱,结果
自己变成了被人嫌弃的“老古董”
这种骄傲,带来的影响不光是在中国,全球市场上
根据2024年3月的财报,甲骨文在全球云服务市场的份额只有五%上下
远远被亚马逊、微软这些“后起之秀”甩在后头
讲真,技术领先固然重要,但怎么和市场、和人打交道
你侬晓得伐,技术再牛,没人心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