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天前还对中美贸易态度“乐观”,转身就高调造势,这里头的弯弯绕让人琢磨,背后其实是斯德哥尔摩第三轮谈判踢铁板,美方没拿到想要的底牌。
核心议题谈崩,美方火气大,贝森特改打舆论战,出口“倾销”这锅甩得真不新鲜,可中国外贸依存度已从2000年60%+降到2024年32.5%,这账怎么算的?
2025年上半年,对美出口跌10.6%,但对欧盟涨6.6%,东盟更是飙13%,中国整体出口顶住压力还涨了5.9%,谁在“崩”,数据不会说谎吧?
美企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反而加深,纺织、电气设备、家具标“中国制造”的比例分别47.9%、29.8%、29.6%,500种商品全靠中国供货,这现实打脸吗?
特斯拉、英伟达为稀土缺口急得直拍桌子,中国掌控90%全球稀土精炼,美军高端装备87%稀土拉自中国,这局面,谁真有断供底气?
说“全世界排斥中国货”,更多像美方自嗨,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首破13万亿,同比涨7.2%,在美方加税风暴下还能逆势增长,这不是“崩溃”的节奏。
“产能过剩”成了西方新口号,实则替美制造业失势找遮羞布,这套说辞能骗谁?美民众短期信一信,全球产业链真会配合演这出戏?
贝森特嘲讽“重力定律”,但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暴涨23%,光伏组件全球份额超80%,高端制造成新引擎,房地产让位,产业升级肉眼可见。
戏剧性一幕:贝森特唱衰中国经济时,中美却悄悄延长关税休战,斯德哥尔摩会后,24%暂停关税展期90天,嘴上斗狠,台下拉手,尴尬不?
这“休战不是终战”背后,是两国经济互绑,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压通胀(6月CPI冲到2.7%),中国也不能丢出口阵地,纯靠嘴炮能扭转现实?
美国打“小步快跑”战术,芯片、签证轮番施压,想换中国让步,中方直接亮底牌——“谈可以,打奉陪”,持久战思路拿捏死死的。
美跨国企业被高关税逼得嗷嗷叫,普通家庭埋单物价上涨,华盛顿政客却沉迷“数字游戏”,这操作最后伤的是谁?
“重力定律”从没失效,只是它不是只对中国有效,美国自己的通胀、选票压力也被它死死拽着,贝森特真信“中国经济崩溃”,何必织40%转运税大网?
11月大限将近,高关税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真落下时,全球供应链上的每个玩家都得接招,谁能全身而退?
中国出口韧性、产业升级、资源卡位,美方加税、舆论抹黑、谈判拉锯,2025年这场关税大戏谁能笑到最后?
美国真能靠加税把通胀压下去,还是只会让自己企业和家庭更难受?全球产业链会被这波高关税打乱,还是会用更隐蔽的方式自我修复?
中国“外贸压舱石”地位还能稳多久,美国会不会反手再出新招?这场你来我往的关税拉锯,接下来还会有多少意外剧情?
全球关税闹剧升级,美欧日都在“补课”,中国出口凭啥还能逆势狂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