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时节,在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,青山绿水间掩映着一户户农家小院,游客漫步在村落林间小道上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、闻着花草的芬芳、听着鸟鸣蛙叫声,感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。
上水村航拍。陆劲松 摄
这里,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闭塞小山村,而是成了“远方来客”争相奔赴的旅居胜地。
暑期以来,来自湖南的游客陈先生住进了上水村的“上水任家”旅居小院。看着院子中的小菜园和门口的大水库,陈先生直言:“来对了,天气凉快,服务精细,食材新鲜,还能约朋友去附近钓鱼,舍不得走,我们还要多住一个月。”
上水村的蜕变始于一份求发展的决心。今年,看准贵阳贵安旅居产业火热发展机遇,上水村“两委”组织20余名党员和村民,先后赴浙江、云南、息烽、修文等地考察学习乡村旅居发展经验。“一座老屋改造后年收益超30万元”“一片旅居民宿带动整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”……各地的成功案例带给上水村干部群众发展启迪。
按照“群众主体、共建共享、共商共议”的原则和“村集体+组集体+企业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村集体和组集体指导和发动农户把闲置农房改造成客房,老墙添了新颜,旧院焕发了新生。
今年6月,上水村长田组“百艺上水长田长甜”旅居项目正式开业,首批推出的15间高品质民宿客房和80多间高性价比的民居客房开门迎客。
上水村长田组旅居民宿内环境。田勇 摄
这些客房交由善养时光(海南)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统一运营推广,收益按“40%归农户、30%归整组村民、20%归公司、10%注入村集体发展基金”的“4321”模式分配。
为保障旅居体验,让客人住得安心、舒心、暖心,上水村还以“两清两改两治理”为抓手,通过“党员示范户”的评选,带动群众清理各家房前屋后,维护环境卫生干净整洁;引导村民利用庭院种植应季蔬菜、花卉,打造“小菜园、香草园、共享果园”等微景观,既为游客提供农耕体验场景,又通过果蔬采摘、庭院认养等帮助村民增收;开设“乡村创客学堂”,组织村民参与“旅居管家”“菜园代种人”等技能培训,推动整组村民向“文旅服务者”转型。
这个暑假,上水村的热闹藏不住了。“尽管旅居项目才开业没多久,但是每天都有新客人来,客房入住率已达6成以上。”上水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任红说,来自湖南、重庆、四川的游客尤其多,很多人一来就住上十天半个月。
眼下的上水村,正盘算着更长远的路。该村将持续探索“旅居+”模式,深化合作,拓宽增收渠道,让项目红利更广泛、更持久地惠及每一位村民,真正实现“产业兴、乡村美、百姓富”。
郭露 记者 许发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