哥几个,咱先不聊别的。
还记得去年夏天那张照片吗?
帕利尼亚,一个人孤零零地杵在慕尼黑机场,眼神里写满了“我是谁,我在哪儿,我的德国队服呢?”
。
当时他体检都过了,就差拜仁那边按个发送键官宣了,结果伦敦富勒姆的电话打不通,这事儿就黄了。
那感觉,比失恋还难受,简直是煮熟的鸭子,不仅飞了,还顺便朝你脸上拉了泡屎。
谁能想到,一年之后,这出足坛悲喜剧来了个惊天大反转。
当初拜仁准备掏6500万欧元(折合5500多万英镑)请的爹,如今热刺可能只用2700万英镑就给“永久产权”了。
这消息一出来,我估摸着拜仁的球迷能当场把自家电视砸了,而热刺球迷,特别是主席列维,估计正在办公室里一边喝着82年的拉菲,一边用计算器弹奏《欢乐颂》。
这中间蒸发掉的2800万镑,可不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波动,这是命运的剧本,加上一点点人性的弱点。
拜仁那次“临门一脚”的失败,像一记重拳,直接把帕利尼亚的身价从“顶流奢侈品”打回了“朴实耐用款”。
而波斯特科格鲁,这个澳洲来的莽夫战术家,就喜欢这种朴实耐用的。
说实话,波斯特科格鲁那套“Angeball”,好看是真好看,进攻起来水银泻地,俩边后卫波罗和乌多基恨不得直接冲到对方禁区里当边锋使。
但这踢法,说白了就是“全攻全守”里的“全攻”,后面那“全守”基本就靠祈祷。
上赛季的热刺中场,比苏马、萨尔,都是能跑能传的小灵仙,但一到防守转换,那中路就跟北京早高峰的四环一样,谁都能来遛一圈。
帕利尼亚是干嘛的?
他就是来当中路那个收费站的,还是带钉子不给钱不让过的那种。
你看他在场上,那双大长腿覆盖的面积,简直就是个移动的结界。
他不是来绣花的,他是来“拆迁”的。
上上赛季在富勒姆,他一个人贡献了147次抢断,这数据在英超是什么概念?
断层式领先,第二名连他的车尾灯都看不见。
他的存在,就是为了让麦迪逊这种艺术家安心搞创作,不用担心身后院子起火。
所以,2700万镑买他,这哪是买人,这简直是慈善。
这笔买卖要是成了,绝对是本赛季英超最佳引援的有力竞争者。
它不光是战术上的补强,更是精神层面的。
一个经历过天堂地狱一日游的男人,他身上那股子憋着劲儿要证明自己的狠劲儿,正是这支有点“软”的热刺最需要的。
当然,肯定有人会嘀咕:帕利尼亚马上就29了,花小三千万买个没啥转售价值的球员,这不像列维的风格啊?
没错,这确实不是列维过去“买小妖、练级、高价卖”的理财产品模式。
但这恰恰说明,热刺可能真的玩腻了“未来可期”的养成游戏,他们想赢在当下。
足球世界里,有时候你不能总想着十年后的事。
想想当年的卡塞米罗,去曼联的时候也快三十了,不照样立刻把球队的气质提了一个档次?
一个顶级的防守型中场,他的经验、他的稳定、他在更衣室里的那份镇定,是任何潜力新星都给不了的。
波斯特科格鲁要的,就是一个能让他那套疯狂战术落地的“地基”,帕利尼亚就是最硬的那块花岗岩。
这事儿对帕利尼亚本人,也是一种救赎。
被拜仁那扇门无情关上后,他没有自暴自弃,回到富勒姆继续当劳模,最终等来了热刺这个更大的舞台。
在这里,他能踢上欧战,能成为一支争四甚至争冠球队的绝对核心。
他用自己的表现,把去年夏天那个在机场失落的背影,变成了今天人人争抢的硬汉。
这种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剧本,谁看了不喊一声牛X?
所以你看,这桩转会,背后牵扯着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过山车,一家豪门的“意难平”,和另一家球会的精明算计。
热刺这步棋,走得实在是太贼了。
他们用一个几乎是“骨折价”的成本,精准地堵上了自己阵容最大的窟窿。
现在,就看列维最后签字的手稳不稳了。
不过以他老人家的性格,这种占便宜的事,估计比谁都积极。
对我们这些看球的来说,能看到一个好故事有个好结局,本身就是一种享受。
至于那2700万镑,就当是热刺为去年夏天那场足坛大戏,补上的一张迟到的门票吧。
只不过这一次,他们不仅是观众,还是舞台上笑得最开心的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