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2日清晨,中国人民海军在官方渠道发布了一则看似平常的公告,称福建舰将赴南海执行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。
同一天,周边盯盘的人都紧了起来。日本防卫省在9月11日中午先放情报,说福建舰正从琉球群岛西北方向往南走,杭州舰、济南舰同行。随后日方紧急出动战机,做空中警戒。
接着,日本国内舆论又把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拎出来讨论。与此同时,美日启动年度大演习“坚毅之龙-25”,陆海空都上,号称把“堤丰”拉进测试。时间点就摆在这,等于把这场掰手腕抬到台前。
反过来看,中方没跟着起哄。公告用词克制,舰队照既定节点南下。没有额外动作,没有加码喊话,就是按节奏把海试做完。
把镜头拉回到2019年,山东舰交付前一个月,也去南海做科研试验,并强调“不针对任何目标”。那次走完,没多久就正式列装。因为这个,不少人把这回当成倒计时信号。
不同的是,福建舰是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。飞机起飞更快,回收更快,能带的型号也更多。再说,节奏提上来后,编队能在更远的海面待得更久,反应更快。
在南海做这种级别的试验,反应自然更大。这里商船、军机都多,航道密,任何新动向都会被放大。同样,这片海也是各方抢地盘最热的地方,神经更紧。
另外,还有一条并行的线:美国防长给中国防长董军打了电话。据日本媒体披露,9月初对方就试着约过一次通话没谈成,这次接通了。节奏上也对得很紧。
通话里,美方强调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。这个表态挺有分量。要真想硬顶,完全可以用更显眼的方式亮相;现在是打电话沟通,说明谁在定节奏,谁在跟着看,界线很清楚。
放到更大的盘面看,美国要在全球下棋,预算和兵力都得分。军费要顾欧洲、中东、亚洲多处,海外部署成本也在涨。中方这边稳着推进装备和训练,对手都看在眼里。
相比之下,台湾这边显得松散。到现在,台军没有针对福建舰南下拿出成体系的应对或评估。岛内当局重心还在内斗,很多安全议题继续外包给美方。
与此同时,菲律宾老套路又要上线。就在几天前,中国自然资源部宣布在黄岩岛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程序上说得明白;马尼拉马上炒作“主权争议”,给外界制造噪音。结果就是,摩擦点更容易被挑起来。
考虑到美日在东海方向的力量投放已经很密,下一步很可能把压力往南海压。中方从2023年起就做了多部门联合巡航的铺垫,目的就是盯态势、控风险。福建舰这回南下,同样是在检验全域掌握和应急调度。
清晨的南海甲板上,黄背心在指挥起降流程,拖车慢慢牵引,蒸汽白雾从舰艏飘开,编队压着航道向更深的海面走。接下来,谁先出下一步牌,节奏会不会再提一档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