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0位经济学家联名力挺库克:美国金融界集体捍卫央行独立性

"一位美国总统竟要解雇美联储理事?"这不仅是美国政坛的罕见事件,更引发了经济学界的集体恐慌。当特朗普宣布解雇美联储首位黑人女性理事丽莎·库克时,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、前白宫经济顾问、顶尖大学教授们纷纷站了出来...

学界重量级人物的集体发声

翻开这份近600人的联署名单,简直是一本当代经济学的"名人录"。名单上有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:克劳迪娅·戈尔丁、保罗·罗默、约瑟夫·斯蒂格利茨、埃尔文·罗斯和保罗·米尔格罗姆。他们代表着全球经济学的最高智慧。

更引人注目的是两位前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联署:曾任奥巴马政府经济顾问的克里斯蒂娜·罗默和现任拜登政府经济顾问贾里德·伯恩斯坦。他们的加入让这份声明具有了跨越党派的重量。此外,还有多位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的签名,这些曾经参与制定货币政策的内行人比谁都清楚央行独立性的珍贵。

联名背后的深层忧虑

为什么经济学界会出现如此罕见的集体行动?表面上看是为了支持库克个人,实则是对美国金融体系根基的捍卫。1913年《联邦储备法》明确规定美联储应独立于政治运作,这是美国经济百年稳定的基石。

经济学家们的警告直指核心:如果总统可以随意更换持不同意见的美联储理事,那么货币政策将成为政治工具。利率升降不再是经济数据决定,而是由选举周期左右。这种不确定性将直接推高市场利率,最终由每个美国家庭和企业买单。

这份联名信特别强调的"制度保障"一词,透露了学界最深的担忧——他们害怕看到美联储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重蹈某些国家央行丧失独立性后经济动荡的覆辙。

美国金融稳定的十字路口

当下美国经济正处于微妙时刻:通胀尚未完全受控,经济增长放缓迹象初现。美联储预计9月将降息25个基点,而特朗普阵营希望更大幅度降息以刺激经济。这种背景下,总统与央行的角力尤为敏感。

经济学家们集体发声的时机选择也耐人寻味——恰好在新一轮议息会议前夕。他们试图用学术共同体的权威声音,提醒公众:央行的政治化将是灾难性的。货币政策需要专业判断,而非政治算计。

学界的选择很明确:宁愿承受短期加息带来的经济阵痛,也要捍卫长远制度稳定的根本利益。因为历史反复证明,当央行沦为政治附庸,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普通民众。

这场围绕库克去留的争端,已经超越了个人仕途,成为检验美国金融体系韧性的试金石。当600位顶尖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站出来,他们守护的不只是一位黑人女性理事的职位,更是全球经济体系中对专业与规则的敬畏。或许正如联名信中所言:"良好的经济政策离不开可信的货币当局,而可信的货币当局又离不开美联储的独立性。"在经济动荡的时代,这或许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