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大道高架东移春藤路,郑州西区交通格局迎来新变化

科学大道高架和西四环的连接,多少年了都像“拖堂作业”没个准信。前面说留口子、等方案、做协调,结果一年又一年,普通司机和周边居民看着那半拉子工程直挠头。原以为郑州大学南门附近会成高架的落点,没想到一改再改,最近终于有了新进展:高架要往东延,落地选在春藤路。

为啥折腾这么多年?说到底,这事被郑大卡住了点脉。最开始修路时,郑大南门那儿成了落脚点,学校自然不乐意,谁愿意校门口天天堵大车?再加上地铁8号线开通,原本想用隧道方案直接被pass,选项变得更少了。留着工程口子也不是办法,放着也占地方,修吧还得避开。

这下好办了,招标公告都出来了。根据规划,未来高架桥会直接从西四环跑到春藤路,跨过檀香路、腊梅路、长椿路。终点往东挪,避免了跟郑大学生和老师正面“杠上”,对学校来说算松口气。这样一来,春藤路至长椿路路段压力大增,周边那点老城区的“毛细血管”路网要顶住新一轮的交通考验。

有网友吐槽:“路修宽点儿,哪怕绕圈子也别堵在校门口,影响多少人啊!”其实东移落地点不只是安抚高校,也是给周围小区和商圈减负,比如升龙又一城、金桥西棠这些地块道还算宽敞。不少司机关心:以后高架下来去长椿路,是不是得绕点路?这么一改,交通走向变灵活了,体验好坏只能等实际通车后见分晓。

配套细节也不含糊,整个高架桥987米,地面道路1238米,配套绿化、照明、声屏障、交通疏解等全都有,投资3亿元。大家最盼的是什么?就是早开工、早完工,少一点半拉子工程别拖下去,谁都受不了天天堵在门口那种心累。

除了这个亮点工程,郑州西区的基础路网也在加速“换脸”。农业路快速西延,设六车道,预计2027年春天交卷,通车后中州大道和西四环16公里的高架会彻底打通,极大缓解东西向压力。金水西路往西三环延长那点路,也快迎来通畅倒计时,桥、主干道都搞定了。湖西路一开,新区跟老区直接“牵手”。

有热心市民说,别光拍胸脯咱还得看后期落地;都怕动工不快,真成了“围城”。理想的修路节奏就是,方案敲定别犹豫,机器一进场就干脆利落,全力跑表。工期拖上三五年,受罪的还是大家。

科学大道高架换终点,算是郑州西区交通骨架挪了个“活筋骨”。能不能跑通、跑顺,考验的不光是工程队,更是整个城市的功能协同。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聊聊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