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,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,地铁不仅是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,更成为城市文化和景观融合的新载体。济南地铁4号线中的泉城公园站,以其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座被誉为“最具特色”的车站,究竟藏着哪些亮点?它的建设进度又如何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泉城公园站:浅埋设计引领半地上车站新潮流
泉城公园站作为济南首个采用“浅埋”方式打造的双层岛式车站,其最大亮点在于整体结构抬升至地下水位以上,仅14.3米深,比传统地下车站高出约6米。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保护了周边环境,还实现了地下与地面空间的巧妙结合。
据了解,该车站大部分功能区仍设于地下,但有约2米左右部分露出地面,并以连续拱形结构呈现起伏变化,为市民带来别样视觉体验。横店群演张某透露:“走进这个空间,有种既现代又自然融合的感觉,很期待正式投入使用时能感受到这种氛围。”
创新结构工艺助力经济环保双赢
技术层面,泉城公园站大胆采用国内首创的大跨度薄层现浇混凝土结构,这种工法充分发挥钢筋与混凝土材料强度,实现更高效承载能力,同时降低造价。相比传统钢结构,它不仅节省成本,还具备维护简便、节能减排及抗震性能优异等多重优势。
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这种创新型建筑技术将为未来更多轨道交通项目提供借鉴价值,也体现了工程团队对绿色低碳理念的践行。在现场采访中,一位施工负责人表示:“这项技术应用让我们能够灵活调整尺寸和形状,为复杂环境下施工提供极大便利。”
地铁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打造别致美学空间
泉城公园作为城市绿肺,其内设立的一座特色半地上车厅,不仅满足通勤需求,更通过建筑语言融入周边生态环境,实现人与自然共生。外部醒目的拱形入口宛如天然形成,与周围绿植相映成趣,让人眼前一亮。
从最新现场照片可见,顶部天花板由三角形和菱形图案交错排列,并辅以凹槽设计,有望嵌入灯带营造光影效果。此外,大面积天窗确保室内采光充足,使得整个候车大厅明亮而通透。据附近居民李女士分享:“我每天路过这里,都觉得这个地方像个小型艺术馆,美得不像个普通公交换乘点。”
细节打磨彰显品质感 未来使用体验值得期待
目前,内部扶梯已完成安装,而地下铺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;接下来将进行楼梯及过街通道铺装,以及吊顶装修等收尾工作。从这些细微环节可以看出项目组对品质把控之严谨,希望给乘客创造舒适、安全且赏心悦目的乘坐环境。
据公开资料显示,该项目严格按照相关建设标准执行,同时注重环保材料选用和能源效率提升,是济南推动智慧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名参与调研的小编坦言:“每次走访都能发现新的惊喜,这不单是一个简单换乘场所,更像是一处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公共空间。”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在日益快节奏生活中,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关注那些将科技、环保、美学融为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?您觉得泉城公园这样兼顾功能与审美的设计,会不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标杆呢?
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,不代表当事人及平台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#百度带货夏令营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