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才是中部接壤两座省会的城市?

它不是北上广深,也不是网红重庆,而是江西宜春——一个被戏称为“地理界端水大师”的神奇地级市。左手牵着“星城”长沙,右手挽着“英雄城”南昌,两座省会像两位大佬,把宜春夹在中间。

宜春地处罗霄山脉东部,位于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,形成"北枕九岭山,南倚武功山"的天然屏障。作为历史上"湘赣孔道"的关键节点,袁河与萍水河共同构成连接鄱阳湖与湘江流域的水运通道,至今仍是沪昆高铁、浙赣铁路等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必经之路。

其中心城区虽偏居市域西南(因1950年代行政区划调整导致),却恰好处在南昌与长沙两大省会城市的等距中心(距南昌150公里/长沙180公里),形成独特的"双省会辐射圈"格局。

截至2023年5月,宜春市辖1个区、6个县,代管3个县级市,即袁州区、靖安县、奉新县、上高县、宜丰县、铜鼓县、万载县、高安市、樟树市、丰城市。

宜春的市中心袁州区,也一直是受到诟病的,很多丰城、樟树、高安的人,在南昌上班,经常去省会,但是却一辈子没有去过袁州区。网上也有呼吁“丰樟高”划入南昌以此来强省会。

截至2024年末,宜春市常住人口498.88万人。2024年,宜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1.05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长6.1%

螃蟹状版图的资源分布

宜春市域1.87万平方公里的地图形似横行的螃蟹,蕴藏丰富的地理资源:

东部足部(袁州区):政治文化中心,坐拥明月山温泉与禅宗文化遗址,朱熹曾赞"四顾多奇山,峭绝谁能攀"

螯钳区域(樟树/丰城):赣江航运枢纽,拥有"药都""煤海"之称,贡献全市40%以上GDP

甲壳腹部(铜鼓/靖安):九岭山原始森林覆盖率达85%,是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屏障

地理要素塑造的城市特质

温泉城市:明月山温汤镇富硒温泉(水温72℃)造就"中国温泉之乡"美誉

锂电之都:独特地质构造孕育亚洲最大锂云母矿,铷储量占全球60%

文化走廊:袁河河谷自古为文人迁徙通道,形成"江西进士半袁州"的科举奇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