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台CT机要价一亿人民币!
中国医院买设备花的钱都快赶上盖楼了。
欧洲企业数钱数到手抽筋。
可如今欧盟却突然翻脸。
指责中国"补贴不透明"。
还卡住中国医疗器械的脖子。
这就是2024年6月20日欧盟干的事。
他们搬出《国际采购工具》。
直接禁止中国企业竞标500万欧元以上的医疗采购项目。
连设备里的中国零部件都限制不能超过50%。
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振振有词。
说87%的中国招标都"歧视外国企业"。
但转头就对中国医疗设备关上大门。
看看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的表演更荒唐。
她叉着腰指责两件事。
先说中国给俄罗斯"战时经济支持"。
再嚷中国工业"产能过剩"、补贴"不透明"。
最讽刺的是下一句。
她居然要求中国对欧盟放松稀土出口管制。
这套组合拳直接把商务部惹毛了。
7月1日北京甩出反制措施。
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采购项目。
欧盟企业直接出局。
不过留了个口子——在华设厂的欧洲品牌还能投标。
但有个死规矩:非欧盟企业提供的欧盟设备占比不能过半。
这刀扎得又准又狠。
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是块巨型蛋糕。
欧洲企业过去二十年吃得满嘴流油。
质子治疗系统、重离子放疗设备。
哪台不是几千万上亿的天价?
全中国三级医院里。
麻醉机、呼吸机、监护仪哪样离得开欧洲货?
北京协和买一台超导核磁。
光后续维护费每年就烧掉三百万。
但现在情况正在起变化。
国产中低端设备早把价格打下来了。
500万以下的监护仪、麻醉机。
国产品牌占有率冲到75%。
连高端影像设备也在逆袭。
最新数据很打脸。
国产CT机市场份额干到53%。
核磁共振设备占了35%。
联影医疗的320排CT直接卖到德国去。
飞利浦急得在苏州砸7亿建研发中心。
可短板依然硌眼睛。
重离子放疗设备还是空白。
第四代手术机器人九成靠进口。
一台"达芬奇"机器人要3500万。
每年维护费又得400万。
欧盟这波操作是典型的双标。
一边赚着中国的钱。
一边挥着制裁大棒。
2023年他们向中国出口医疗设备创收143.4亿美元。
平均每分钟3万美元进账。
现在突然说中国"扰乱市场"。
深层原因扒开来更难看。
特朗普在北美举着关税大刀。
对欧盟钢铝产品加税50%。
欧盟吓得掉头抱美国大腿。
拿中国当"投名状"。
电动车关税大战时中欧明明谈得差不多了。
临门一脚欧盟却突然反水。
地缘政治的钢丝越走越悬。
中国外长王毅6月刚访问过欧盟总部。
苦口婆心说"挑战不是来自中国"。
但欧盟硬要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。
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。
安全上又跪舔美国。
布鲁塞尔智库都看不下去。
说冯德莱恩"拿欧洲未来做赌注"。
最要命的是稀土这张王牌。
中国掌握全球90%的稀土精炼。
4月份刚对镝、铽重稀土限制出口。
欧盟制造电动车和风机离了这些立马瘫痪。
现在居然还伸手要更多。
医疗反制只是开场哨。
商务部公告写得很直白。
过去两年主动找欧盟谈了17轮。
对方却把谈判桌当摆设。
西门子医疗的季报正在预警。
亚太市场贡献了31%营收。
中国业务要是有闪失。
法兰克福股价马上能崩个窟窿。
更糟的是纳税人得买单。
欧盟公共采购少了中国供应商竞价。
设备价格至少贵两成。
德国工商会已经急得跳脚。
说柏林政府"被美国绑上战车"。
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更憋屈。
刚在杭州投的胰岛素厂要投产。
现在夹在制裁缝隙里左右不是人。
贸易战向来是七伤拳。
但欧盟这拳打得尤其亏本。
拿着中国市场赚的真金白银。
扭头去供华盛顿的政治香火。
布鲁塞尔忘了最基本的经济学。
买卖要讲诚信。
吃饭不能砸锅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